当日晚饭时,小雨微歇。史湘云给贾母派人接到贾府里来玩几天,住在黛玉处。
晚饭后,贾环给贾母派人叫过去。贾环还以为是和史湘云见面。
他明日一早要去东庄镇读书的事,他早给贾母、贾政说了。没办法,即便他和贾母相看两厌,出门近一个月,他还是要给贾府后宅里言语一声。这是礼节问题。
到了贾母上房处,贾环才知道不是。雨后有些湿润,明亮的灯火驱散着初春的寒意。
贾母坐在花厅的正中,王夫人、邢夫人都在,还有李纨、贾兰,王熙凤。丫鬟、仆妇们在一旁服侍。
府里的姑娘和宝玉都不在这里。看样子是和史湘云一起去玩耍去了。
贾母神情有点感慨,见贾环进来,点点头,道:“环哥儿,你珠大嫂要将兰哥儿送到那什么捞子的书院里去读书。你是怎么想的?那日就提起过话头,我没细问。”
这是询问贾府读书专家的意见。
王夫人有点悲伤,接一句,道:“兰哥儿这点年纪,去了那什么镇上读书,能照顾得了自己?”她对已亡故的长子贾珠是真爱。对长媳、长孙,亦有一份感情在里头。李纨这个儿媳也让她省心。当然,平日里,她的视线都在宝玉身上。
贾环看向李纨。
李纨一身素雅的青衫褂子,秀雅的少妇,身姿婀娜,看着少年老成的儿子,脸上带着不舍的泪痕,对贾环轻轻的点头。
贾环早就和李纨说好的,见她此时并没有在贾府亲情牌的“攻势”下改变想法,便支持道:“回祖母,兰哥儿的学问、功课,我在年底就和骆先生谈过。很出色。可以去闻道书院里与北直隶各地的精英童生拼杀。这对环哥儿未来的成长亦有好处。兰哥儿读书还很有天分的。”
又对王夫人行一礼,道:“母亲,我在东庄镇上有房屋。要是担心兰哥儿在书院里无法照顾自己,可以住在镇上,拨两个老成、妥当的人跟着照料他。我这段时间在东庄镇,也会帮他适应一二。大嫂要是担心、想念兰哥儿的话,每月可以去镇上小住几日,探望他。”
在族学有族学的好,在书院有书院的好。这是个选择问题。李纨作为贾兰的母亲要坚持,他还是愿意帮这个忙,为贾兰读书铺路。
当然,贾府不可能让自己寡居的儿媳在外面居住,那成什么了?小住几日当然可以。
贾环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给说的清楚、透彻。贾母叹口气,“也罢。”对李纨道:“你也是个命苦的,既然你要送兰哥儿去读书,那便去吧。有他三叔照应着,不会出大问题。”
不管贾母喜不喜欢贾环,她还是要承认贾环的能力的。
贾母身边的鸳鸯微微一笑。老太太记性不好了,她是记得清楚,东庄镇是三爷赈灾时建的,在镇上说话只怕比家里还好使。兰哥儿去,确实不会有问题。
王夫人也点头,读书的事,贾环说好,贾府里谁能说不好?叮嘱贾环道:“兰哥儿还是个小孩,去镇上,你千万小心看顾着。选那些人去,你和凤姐儿、你嫂子商量。”
贾环点点头。
事情谈完,贾环也不留下来,干净利落的告辞出去。贾母、王夫人对他和颜悦色,看着转换自如,其实还有很有些突兀。原因,贾环当然清楚:贾元春的话!
贾元春是说要他不管府内外的事,贾母、王夫人难道还敢真不让他管?那只是因为元春勉励他好好读书,不要分心,不是说不让他管事。
再者,贾元春这样当面的亲近、赞誉,可比王子腾那种转弯抹角传回来的赏识更具备冲击性。贾母、王夫人就算有什么想法、心思,怕是得压下来。
贾环刚带着晴雯到院中的回廊,王熙凤、李纨、贾兰跟着告辞出来,追上贾环,落实贾兰出府读书的事。
要派人,首先是要李纨派她信的过的人,再一个就是王熙凤作为府内的管事奶奶调配。外派人去镇上,耗费贾府公中的银子,这就需要外头的爷们同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045s 2.3412MB